今年(2023)初春的大雪,讓我們經歷一趟有點驚險地九州自駕漫遊,6月初的再訪,除了補足上次沒能造訪的點,例如阿蘇火山、高千穗,另一方面也補足上一趟未能好好地在博多、天神市區閒逛的遺憾。因此整個行程從上次的公路遊變成慢慢遊,前三天都待在博多,後四天則在阿蘇、最後一天則住久留米,和前一次相比,慢慢遊真的舒服多了呀!
然而,上次的行程是被大雪所影響,而這次則是被雨神所打亂安排,所謂計畫趕不上變化,只能根據天氣預報,把行程我們認為重要的景點在預報是晴天時,趕緊先去了,有些景點只能放棄,或選擇雨天影響較小的地方。旅行總是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天氣就是其中一項。
Day 1 ~ 3 博多市區
和上一趟一樣,搭著BR 106 表定上午8:10 出發,但這次很順利地在11點多就抵達福岡機場,經機場內巴士轉乘空港線,12點多已經到了這三天下榻的旅館 (Via Inn 博多站口前),搭早發航班就是有這個好處,有半天可以安排遊程。安置好行李後,隨即展開旅程,前往櫛田神社。
博多總鎮守 — 櫛田神社
櫛田神社為博多博多總鎮守,意即整個博多的守護神,日文版維基中的介紹,櫛田神社在西元757年就已存在,是伊勢松坂的櫛田神社的分社,戰國時期曾遭破壞,而西元1587年豐臣秀吉復興博多時,重建成了現在的神社,也是歷史悠久了。


祭祀主神的是大幡大神、天照大神、和素盞嗚大神 (素盞嗚尊),每年7月1日到7月15日著名的祭典 — 博多祇園山笠,祇園神即是素盞嗚大神,因此祇園祭典基本上是獻給素盞嗚大神,博多祇園山笠過去是禁止女性參與,常被稱為是男子漢的夏日祭典,雖然這次旅程無法體驗這個祭典的盛況,從Youtube上的介紹,看著穿著特殊的男人們抬著山笠衝刺,好熱血! 難怪每年可以吸引這麼多的觀光客前往朝聖,日本觀光局也有對這個祭典的介紹。祭典過後多數的山笠會拆解,只會保留幾個來展示,櫛田神社所保留的山笠大概是很多人會去造訪的地方,超過10公尺高的山笠看起來的是相當壯觀。其實這次造訪櫛田神社漏掉一個重要的點,是在樓門天井上的干支恵方盤。
天婦羅高尾 (Tempura Takao)博多運河城店
走了一圈的櫛田神社,肚子也餓了,順勢來到博多運河城找餐廳,循著友人「足跡」,在GMaps所建立的九州餐廳名單中,來到天婦羅高尾 (Tempura Takao) 博多運河城店,都快下午2點了,店內還是高朋滿座,購買機買完餐卷後,開始排隊,等了半小時,終於輪到我們。
這種炸台就在吧台後方,很像拉麵店型態的天婦羅店,我是頭一次體驗,很有新鮮感,加上菜單上居然有炸整條鰻魚,很新奇呀! 二話不說,就點這個了! 雖然鰻魚的體型不算大,但炸過後,魚肉也可以是膨鬆軟嫩而不油膩,這口感令我有點驚豔呢! 搭配的蔬菜在炸完還可以保有鮮嫩,這大概是人氣天婦羅店都會有的水準,而其中一絕的是,免費提供的明太子和醃菜,搭配炸物可以轉換味道,讓你吃起來不膩口,還一直扒飯,難怪日本人點餐的飯都是尖尖一大碗,因為這明太子和醃菜根本就是米飯小偷,配著配者不注意就會扒掉一碗飯。

海神 — 住吉神社
博多運河城並沒有讓我們停留太久,吃完天婦羅,逛了一圈後,即前往住吉神社。博多的住吉神社和大阪的住吉大社、山口縣的住吉神社並列為日本三大住吉神社,日本的住吉信仰很廣泛,全國各地約2,000座以上的住吉神社,而一般而言,是以大阪的住吉大社為總本社。根據維基上的說明,博多的住吉神社也是歷史悠久的神社,在西元737年就有記載,主神是住吉三神的底筒男命、中筒男命和表筒男命,為日本的海神,這與日本神話中,住吉三神的誕生有關,據說是伊奘諾尊從黃泉國逃回地面時,認為自己在黃泉國所見不祥,需要淨身,用水洗浴身體作禊禮時,水中生出了六個神祇:底津綿津見神、中津綿津見神、上津綿津見神,統稱綿津見神;而底筒男命、中筒男命、表筒男命,統稱住吉三神。住吉神社也通常會神功皇后一起祭祀,這又和神功皇后征伐韓國的神話有關,而在福岡北邊的香椎宮,其主神之一就是神功皇后,也是這次旅程中因為天氣而捨棄的景點。
住吉神社有一個看點是神社大殿本身是1623年建造,為住吉造,根據維基的說明是有山形屋頂、高架地板、木板牆,並用蘆葦蓋成茅草或用扁柏樹皮覆蓋屋頂,其山牆則筆直般呈現舊式風格,表面則會塗上紅色和白色的傳統顏料,與以伊勢神宮為代表的神明造和以出雲大社為代表的大社造不同,是古老的神社建築風格,並且被日本政府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在住吉神社又再次漏掉了一個點,居然沒有進去三日惠比須神社,參拜手右手拿釣竿、左手抱鯛魚的惠比須神,雖然現在多數人祈求把惠比須神是在財運和生意興隆,但傳統上,祂可是漁民信仰的海上守護神,是後來由於海運的興起而成了財神或商業神,所以去祈求大漁也是合理的吧!
在走進住吉神社時,有看到旁邊有一個樂水園,想說大馬路上都有它的路牌指引位置,應該也是個不錯的景點,走進門口,一人收100日元的門票,進去發現,是一個很小的日式庭園,我個人是看不太出來有值得造訪的理由。
椒房庵 鯛魚生魚片的蓋飯
晚餐就近在 JR博多站樓上的AMU Plaza 找,這裡其實聚集了不少好吃的餐廳,上一趟的第一天晚餐是到10樓的濱田屋水炊鍋用餐,想當初在寒冷的天氣能從穿過地下街,來到大樓直上,喝上熱熱的水炊鍋,身體暖暖,印象深刻。這一回逛一圈後選擇9樓的椒房庵,可能是星期天,排隊的人還蠻多的,不僅是觀光客,也有許多日本人,又排隊等了大概半多小時才能入坐。坐在吧台,三個土鍋就在眼前,據說就是三種米,分別是佐賀縣的「夢雫」(夢しずく)、長崎縣的「仁古丸」(にこまる)和福岡縣的「日之光」,他們提供的飯是由這三種米混合而成。桌上的推薦菜單上,有這家店引以為傲的明太子,利用北海道的鱈魚卵所製成,結合博多玄界灘所捕的鯛魚生魚片的蓋飯,並且可以用三種不同吃法,這種組合和吃法實在太誘人,就是這個了!


店員端上餐來,圓形木盒的裝上了熱騰騰的飯上,鋪上滿滿的鯛魚生魚片,中間一大條的明太子,鯛魚和飯中間其實有水菜隔開以免讓生魚片過熟。按照他們建議吃法,第一碗擠檸檬汁,酸味和鯛魚生魚片是搭配的,清爽不失魚肉鮮味,他們的明太子吃起來是比一般的常吃到,口感上的還細一點,而第二碗則是淋上他們附的山藥蛋黃泥,山藥泥本來就容易下飯,蛋黃則是補了一些油質,整體口感就變得很滑順,第三碗是淋上高湯變成茶泡飯,這是我最喜歡的吃法,高湯本身就有調味,搭配上飯和生魚片,整體是平衡的,彼此並不搶味,雖然不是什麼頂級美味,卻是好吃的一餐。
大濠公園 — 悠閒地開啟一天
第二天一早,雖然還沒下雨,天氣始終是陰陰的。
按原訂計劃來到了福岡城跡和大濠公園,本來是接著要到福岡博物館和福岡塔,但才在城跡內的步道,逛了一圈,來到天守閣遺跡,這個位置是制高點,望遠俯看市區景觀,但怎麼開始下雨了,還好雨勢不大,趕緊下來避雨,走到大濠公園又沒有雨了,因此公園內的湖畔步道,有人走路、跑步、也有人騎腳踏車,遊客不少,在地人也蠻多的。找了一家公園邊的咖啡店,坐下來喝杯咖啡,感受一下悠閒的氣氛和心曠神怡的景色,並且查下一個景點的路線,才發覺大濠公園旁的日式庭園沒開、福岡博物館星期一休館,而且天氣很不穩定,雲又厚,去了福岡塔也看不到最佳的美景,索性就改行程了。
雨天備案– 瑪麗諾亞Outlet和Mina天神的購物行程
天氣不穩定,購物不用怕,所以我們轉向去瑪麗諾亞Outlet,沿著空港線到姪浜站,走一小段路到了瑪麗諾亞Outlet。其實姪浜站到瑪麗諾亞Outlet是有公車,但姪浜站的巴士站是在南邊出口,我們從北側出口出來就沒遇到,加上本來就打算用走的,所以就一路向北走到Outlet。
我們對於日本的Outlet都是以戶外生活和運動休閒的品牌為主,例如,Montbell、Columbia、Coleman、Snow peak、Arc’teryx、Mammut、Timberland、Salomon…等,這些高價戶外生活用品,在Outlet有時可以撿到令人意外的便宜。但瑪麗諾亞Outlet的運動用品和戶外生活品牌店意外的少,只有Montbell和 Columbia二家是我的雷達範圍,而且Montbell沒有免稅,只有過季商品的打折,我們到訪過的Montbell中,只有北九州小倉的Montbell有退稅,那是因為這家在筒井屋百貨公司,所以能夠透過百貨公司退稅。若是以運動戶外生活品牌而言,鳥栖 Premuim Outlet還多一些。
第三天一早,果真如預報一樣,正在下雨,既然整天都會有雨,就延續前一天下午的購物行程,沿著地下街來到Mina天神中的Uniqulo和Loft,連附近的百貨公司也逛了一圈,中餐也在地下街,整天如同地鼠般穿 梭在地下,只有短暫地到了戶外。福岡的地下街除了四通八達外,乾淨整潔,燈火通明,店鋪林立,購物或行走來往都方便,令人印象深刻。
Day 4 ~ 6 阿蘇
第四天一早,直接捨棄飯店提供的日式早餐,菜單選擇不多,口味偏重,吃了二天也膩了,另一方面必需早一點去取車,索性就不吃,但穿過博多JR站時,看到 il FORNO del Mignon的小可頌又是長長的人龍,這幾天經過這家站,排隊的人一直都沒散,只是長短,都要離開福岡了,很好奇到底有多好吃,因此和老婆分頭並進,我先去取車,她去排隊買小可頌。先說這是好的吃的可頌,外皮略為酥脆,裡面是像蜂巢狀的澎鬆,價格算是平實,但排隊排成這樣,我倒是有點驚訝!
新阿蘇大橋
沿著九州縱橫自動道(E3)往熊本方向,從熊本IC下自動道後,順著57號國道,途經菊陽町(台積電日本廠區所在地),來到了新阿蘇大橋,這段熊川河谷很深,因此在橋上的展望台看起來是相當壯觀的景色,新阿蘇大橋也算是進入阿蘇火山的門戶,因為接下來無論是走57號或325號都可以上阿蘇火山,基於天氣,我們決定先到火山口,因此隔天的天氣又會變糟,趁這麼好的天氣,把握良時美景。

阿蘇火山
順著325號轉299號接298號,途經米塚,停留拍了幾張照,經過草千里,沒有停留,準備先到火山口,再回過頭到草千里,果然當天天氣好,阿蘇火山口是開放進入的,一路驅車往上,來到火山口附近的停車場,下車是濃濃的硫磺味,住過陽明山一段時間的我,對這個味道一點也不陌生,而前往火山口的路上最吸引目光的是很一顆顆的碉堡,整體景象猶如來到另一個世界般的科幻,火山口的壯觀程度用影像和照片很難呈現,比起陽明山的小油坑,可能是數十倍的差別,從火山口旁的岩層露出,可以看到火山噴發後的,大小不一的火山礫岩的堆積,可以看到這些火山地形景觀,來這一趟是真的值得!




路旁的無人商店賣的是整理好的火山岩,這個做法是挺有趣的,可以告訴遊客,若你想要火山岩,這裡有,幫你整理好,不要自己去撿了,花一點點錢,就可以買,一方面危險,怕你撿的時候不慎滑落邊坡,另一方面為了永續,每個遊客都撿一些回家,那石頭豈不是愈來愈少,再者,管理單位也可以有一些額外的收入。
草千里
火山口下來後,來到了草千里,這裡人潮相對就多了一些,各國觀光客都有,很多歐美觀光客坐在咖啡店或簡餐店的店外旁的桌椅,面對著草千里享受著陽光,悠悠著喝著咖啡,而亞洲觀光客,則是熙熙攘攘地在土產店裡轉,或聒噪地聚集在室內的咖啡店中,年長者走不動的都在商店街,而腳勤者則都在草千里中漫步,相當不一樣的觀光模式在這個地方發生,而我們就是「健」,就這樣在草千里邊拍照邊走路走了一大圈,居然花了一個多小時。



猶如進入另一個時空–上色見熊野座神社
這趟旅程出發前,在Yuotube上看到日本人記錄到訪上色見熊野座神社的影片,景色實在太吸引人、太奇幻,早早就收錄在這趟行程中,只是沒有規劃那一天去,而離開草千里是下午3:00,白天是很長,天氣又很好,所以先去這個夢幻景點! 我個人不是漫畫迷,後來才知道日本人氣少女漫畫作品《螢火之森(蛍火の杜へ)》是以上色見熊野座神社為背景,那向上延伸的石階梯,配搭二旁的略略斑駁的石燈籠,加上整條石階梯是貫穿森林,一路到神社,那景色的意境實在太美,有點小雨陰暗,那種美感反而更強烈。
美中不足的是,我們一進鳥居,就遠遠聽到從神社走下來的「台灣人」大聲說話,他們可以沒有意會到這個環境很安靜,講話大聲一點就會干擾到其他人,而整個山頭都是他們的聲音,都可以聽到他們在談論在國外自駕的問題,和一對台灣人在澳洲不遵守交通規則,從機場出發沒多久就被當地警察攔下來,因為違規太多項,而被禁止開車的故事,或許他們很遵守交通規則,但卻出現另一個「迷惑行為」,結果我在機場還遇到這一群中年人,因為我們搭承同一班機回台,冏!



界 阿蘇
此行的另一個重頭戲是來體驗星野集團的「界」。之前住過星野集團的奧入瀨溪流飯店,就已經感受到一個飯店經營的策略是想把飯店融入在地,從飯店設計、設施、飲食到一系列活動都有這樣的精神,「界」星野集團更高等級的飯店,服務和設施則是更上一層樓,一直覺得星野集團經營飯店的厲害所在,他們賣給住客的是一個氛圍、態度和感受,當然設施和服務都很好,但並不是奢華的享受,卻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感。以融入在地而言,星野集團的各個飯店都有不同的做法,而阿蘇這個地區就是一個火山地形區域,水在火成岩的重重過濾後,水質自然而然的提昇了,且地下水在經過不同岩性後,呈現的水質亦會不同特性,因此在這一帶的地下湧泉其實都有不同特色,界 阿蘇的大廳就會擺上三大瓶附近的地下湧泉,讓到訪的住客去體驗三種不同的自然泉水所賦有的口感味道,此外,飯店有一個小活動是在介紹當地自然環境和風光,以日語為主,因為我們二個外國人不懂日語,飯店解說人員會夾雜簡單的英文解釋,其中有一個實作是將氣球埋在細灰中,在用長竹籤將埋在細灰中的氣球刺破,模擬火山爆發,阿蘇火山的形成過程,是個連大人都會覺得有趣的活動。
渡假飯店所提供的房間會比商務旅店大上許多,而界 阿蘇的房間是一棟一棟的獨立villa,面積有78平方公尺,也就是大概23.6坪,屋外還有一個專屬的湯池,面對著森林,一旁有偌大的空間可以讓你在泡湯後納涼,每棟房間有一定的距離,正常情況不會相互干擾,到了晚上還會點上火把,營造出在野地的感覺。





因為連住二晚,第一晚的晚餐就提供和牛桌邊現烤,整理而言,主廚所呈現的是傳統中創新的日本料理風格,每道料理中食材的平衡搭配,而帶出的食物風味自然不在話下,再搭配上土鍋炊飯,滿滿鮑魚、海帶提味,不用配菜就已經就可以讓人多扒很多口飯,真滿足,用餐後,在大廳中提供甜點和咖啡,結束美好的一餐。
上天的禮物–潔淨之水
這一天整天都是時而雨時陰,因此在飯店也是待到接近中午,再出門去附近逛逛。之前提過阿蘇地區的自然泉水是一項特色,加上飯店介紹,讓我們更好奇泉水的來源。因此我們陸續地造訪了池山水源和山吹水源,水源地的水真的乾淨如透,縱使水池中有枯木樹葉,也不會讓泉水混濁,真的是上天的禮物,天氣好的時候,這二個水源地都是很好的散步地方。此外,頂著風雨我們還是衝到附近的扇田,一探弧狀梯田風貌。時間還很寬裕,因此決定從產山村往北走向九重町,去碰碰運氣看能不能走走九重夢大橋,果真一到停車場,工作人員就提醒說, 九重夢大橋因風大而關閉,我則是看著一團台灣客從另一端走進來後,門就關了。










在往九重夢大橋途中,在11線道路上行經一個溼地,當時就決定回程時再造訪。 這個溼地為「タデ原湿原」範圍其實蠻大的,日本很多溼地都會蓋木棧道,方便遊客行走,也不破壞溼地,我們撐著傘,漫步在溼原的木棧道,意境優美,意外地收獲這樣一個美景。


又是美好的晴天
這段時間的北九州的天氣不太穩定,前一天下著雨,隔天又是晴朗的一天,旅程也只能順天氣而動。用完豐盛的早餐後,離開界 阿蘇,向南往高千穗。途中先停留在城山展望所,俯看田野風光,天氣好視野佳,就是美,照片怎麼拍都棒棒的。持續往南捨棄走大路,而是走河野新波野線,目的就要經過阿蘇望橋,這種有規整的幾何構造之木橋太吸引人了,整個橋居然是杉木打造,然後蓋在這個這麼偏遠的地方!?


高千穗
終於來到心心念念的柱狀解理岩峽谷,到了並停好車後才發現,這水位會不會太高了,連日的雨讓水位上升,和我們一般看到的照片中水位差了一大截,看來要下去划船的願望是無法達成了,加上沿河的步道後段在整修,步道上變得的擁擠,拍照也是左閃右閃才可以取到好角度。



高千穂神社
到了高千穗,沒道理不順道造訪高千穂神社,這神社中的巨大杉木令人印象深刻,繪馬也是以杉木為主體來設計,相當有特色,這個地區是許多日本神話的起源,所在在這個神社中的許多裝飾雕刻都與神話有關,也有神樂殿,且每晚都有神樂的表演,而神樂演出內容和接下來要去的天岩戶神社,有極大的關係。天岩戶也是相傳天照大神因弟弟在高天原(神居住的地方)為非作歹,一氣之下躲起來的地方,這個地方也是一個洞穴,被稱為「天安河原」,而天照大神躲起來的時候,大地頓時沒有了日照,眾神開始在洞穴外商討如何將天照大神引出,因而「天岩戶外舉辦酒宴、載歌載舞,並獻上八咫鏡及八尺瓊勾玉,天鈿女命則露出胸部和陰部跳舞。天照大神對外面發生的喧嘩感到好奇,便悄悄將天岩戶開了一條縫偷看,天手力雄神便藉機將天照大神從洞裡半強迫式的請了出來,世界遂重新恢復光明。」而神樂就是這些橋段。
天安河原
多數人到天岩戶神社都是為了前往「天安河原」一窺神話之地,沿藉溪流慢慢地走入,這個地方猶如被神明加持的能量之地,感受真的很特別,尤其是遊客為了祈福,在洞穴周圍疊石,眾多疊石也猶如眾神在洞口請求天照大神出來的場景,走一趟一定讓你能量滿滿。




原尻の滝
結束天安河原的能量之旅,接著很不順路地繞到豐後大野的原尻瀑布,這個景點也在之前看到日本YouTuber的介紹後,預這趟旅程要達到的景點,瀑布果真很壯觀,很值得推薦的自然景觀。




御料理旅館 親和苑 (杜の隠れ家)
御料理旅館 親和苑 (杜の隠れ家)是位在阿蘇市區內牧溫泉的一家頂級日式溫泉飯店,開車前往時因為連接到飯店的道路狹小還錯過了,真的有點隱密。這家也被米其林「熊本.大分特別版」所收錄,餐點相當精緻味美,所訂的房間為日式,是一間特別室「紬(つむぎ)」,不但露天泡湯池是在房間外,還有一間小小的桑拿烤箱,有點奢華了,但我事先訂的時候也沒有注意太多就下訂了。






Day 7~ 8
這趟旅程的第三部曲是來到柳川、久留米一帶,而會到武雄,這個是為了這間很特別的圖書館而去。
柳川
被譽為水之鄉的柳川,猶如東方威尼斯,整個區域運河四通八達,我們並沒有大算坐船遊河,而是沿著運河散步,別有一番風味,從柳川城跡、日吉神社、到松月乘船場,最後繞回來到若松屋吃鰻魚飯,結束一趟柳川水道散策。



久留米
晚上又下起了雨。下榻飯店 Green Rich Hotel 有溫泉,又有按摩椅,舒服不過了。久留米街道實在沒有太多店可逛,連唐吉軻德的商品種類都不如福岡博多的多樣,很多東西都買不到。今年(2023)1月台灣人在拉麵店6人點3碗被制止後,到 Google Maps 上給這家拉麵店1星負評的大砲拉麵,其本店就在久留米,老婆不想吃,我們總不能二個人去點1 碗吧! 換我們上新聞。所以一個人去朝聖這豚骨拉麵的創始店,一如往常的油香濃密,澱粉和油脂的組合總是能滿足你的食慾。


武雄
會很不順路地衝到武雄,就是為了造訪武雄圖書館,這個弧線造型的圖書牆,是眾多人打卡的景點,館內有星巴克,也使得館內人潮繹不絕,除了拍照,隨手撿本書,坐在館內可以假一下文青。武雄神社也在附近,是散步可以到達的距離。



看看時間還有,於是御船山楽園,是一個不小的花園,我們去的時間只有繡球花還開著,從園內的林木看來,櫻花季和楓葉季應該是相當美的花園,雖然不是好的季節,園內綠意盎然,使得心曠神怡,為我們這趟旅程畫下美好的句點。


去機場前,轉進一家強棒麵,「井手ちゃんぽん 本店」,滿滿蔬菜蓋上的中華麵,好吃不唬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