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拓,顧名思義即是將魚利用墨水拓印在紙上,源自於日本,最初是釣魚人為了記錄釣到的大魚,但有些則會加入詩詞文字或山水描繪,進而演變為一種藝術創作。

傳統的日本魚拓。資料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數位時代魚拓也可以走向數位化,坊間有業者可以幫忙製作數位魚拓,最初看到總覺得就是把魚拍照後的影像處理,和傳統的魚拓的質感大不相同。直到釣了一尾青魽後,要留下紀錄的想法萌生,但又不想讓坊間的數位魚拓賺這筆錢,所以想到是否可以用開源影像處理軟體GIMP來做呢?!

GIMP,全名為 GNU Image Manipulation Program,於1995年UC Berkely團隊所開發,功能和Photoshop很像,主要的影像處理功能都有,是一個很受歡迎的開源影像處理軟體。有了利用GIMP的想法,查了一下有沒有人也這麼做,果然,有很多篇日本人的Blog有介紹他們的經驗,例如,居酒屋村上

基本上,數位魚拓一定要有魚尺量測魚的長度,以便製作時按照魚體大小來製作並可以輸出與魚體大小一樣的數位魚拓。

有了照片後,接下來就是在GIMP上的操作。首先,第一步要先把照片去背,由於魚體的顏色和背景都有點複雜,而且有點接近,因此用「自由選擇工具」或「魔術棒」,來取要或不要的部份都有難,只好把不要的外圍先去除掉大部份後,再用「橡皮擦」慢慢去背。講個密訣! 其實如果你是用iPhone,在「照片」中只要按著魚體,軟體會自動幫你把整條魚選擇起來,再貼到GIMP或別的地方編輯(例如Keynote、Powerpoint)就可以。

魚拓即是還原魚的大小,若後續要原圖輸出,魚的大小一定要按照魚尺量到的大小來調整,所以畫布(canvas)可以以公分來設定,比較要調整,後續魚體也可以以公分為單位來調整大小(scale)。

魚釣上來的時候,魚體難免會有一些碰撞而受傷,加上血漬沒有擦乾淨,就拍了照片,使得後續需要把中間掉鱗的地方和魚肚有血漬的地方利用GIMP修飾一下,讓魚體更好看一些。因此我花了不少時間在修飾魚體,讓魚本身看起來好一點。

魚體調整後,接下來是加上文字。居酒屋村上的範例中,使用的是 HGGyoshotai(HG行書体),這個字型確實也和魚拓還蠻搭的,所以去找了相同的字型使用,於是可以把魚的基本資訊,如身高體重加上,此外,也可以把在那個地方、用的釣具裝備等訊息加上,就成了一張屬於你個人的魚拓了! 數位化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你有很多的變化,因此可以換成不一樣的底圖,另一張即是用了葛飾北齋知名的神奈川沖浪裏,製造不同的效果。

話說,這條魚一上來,我直覺的說,「拉崙!」,船長卻說「青魽!」,仔細看,這嘴角確實很直角,如何分辨可以參考之前的文章「鰤魚御三家: 鰤、平政、間八」。後來拿照片給日料師傅看,他也是一眼說出「青魽」,所以就是青魽囉! 即是「鰤」(Buri),台灣中文名也叫五條鰤,本島海域並不常見,台灣魚類資料庫中並未收錄,但在農委會准許輸入的水產動動清單卻有,其實這隻青魽釣獲的地點已經是在彭佳嶼北方20海浬附近了!

最後修改日期: 2024-02-27